道听图说 | 高校老师与企业创始人——双重角色下的转换与挑战
嘉宾 | 黄海滨
时间 | 2020年5月7日
编辑 | 灵心、周周、曼婷、不问
图片 | 小胖
黄海滨
- 哈工大(威海)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 哈工大(威海)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 威海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 发表 SCI/EI 检索论文 20 余篇
回顾求知与教学
Q1:老师您好,之前我们了解到老师您既是高校教师又是公司联合创始人,今天在这里您能再向大家具体地介绍一下自己么?
A1:大家好,我是快车道0.2班的学员黄海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副主任,也就是常说的自动化专业。我同时在学校孵化了一个企业,叫威海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我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水面无人船的方向,就是一种无人系统。
Q2:通过老师您的介绍以及身边同学的描述,我们还得知老师您做过不少项目,也发表过很多论文。我想请问,哪个项目给老师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您有没有想和学生们分享过那个项目的心得呢?
A2: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是我做过的第一个大项目,直接跨过了我的硕士和博士的整个过程。我读硕士的时候,实验室有一个不错的项目,当时让我做上位机的软件。我从只具有基础编程知识,逐渐深入到写底层的驱动。当时我做软件,师兄做硬件,但我博一的时候他就毕业了,前期还有一些老师在帮忙,后来整个调试到后期,就我一个人在做。这个项目还很危险,稍有不慎可能会死人,所以这个项目给我很多的锻炼。
我在讲课的时候也和学生们分享过这个项目。现在很多同学其实有一些急功进利,很喜欢做热点,当然喜欢做热点没有什么不对,但有些时候等到在这个热点上比较有建树的时候,这一波已经过去了。大家可能还喜欢做比较容易出成绩的东西,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一直是这个想法的话,大家的基础很容易不牢。除了基础还有经历,经历对人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可以上升的高度。
这个项目我做了五年,它和我的硕士和博士课题毫不相关,虽然这样博士毕业会很慢,但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教会我很多。就像今天我能做无人船,是因为我在硕士做过图像处理,博士做过卫星编队这些,在项目里我既做了软件也做了硬件。我做过的东西,基本上涵盖了无人系统所有核心的内容。
这些对我上课也非常有帮助,因为我做过这么多的东西,就可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给大家讲这些理论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这是对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个项目。
品尝创业百味
Q3:作为高校老师,您在项目以及科研方面有着独特的体会与见解。而我们也知道老师您正在创业,那请问老师您为什么会产生创业的想法呢?
A3:我是2011年工作, 14-16年去英国做了无人船。当时威海校区还没有人做,我觉得这个方向符合学校的发展,也符合整个科技的潮流,然后就做了这个方向。回国以后,因为我们威海校区的人手比较少,一个人闷头做一些事情也做不好,这是一个驱动力。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学校的梁校长,他三十多岁威海校区成立的时候就来了,做了二十多年的副校长,把威海校区从一片荒芜做到现在。他16年从岗位退下来以后开始做创新创业园,一共就两个人,连办公室座位都没有,到现在四栋大楼十几家在孵企业,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信任他的原因。他建议我做一个公司,通过公司化的运营来做这个项目,这样就有人也有一定资金的支持。我觉得既然我的领导有能力,这个确实也符合我的预期,他这样说那我就跟着做。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Q4:其实,在整个创业的过程当中,我特别想知道的一点是,它和您曾经预想的最大的出入在哪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哪些困难是没有预想到的呢?
A4:这个困难就特别多了。我们16年底就开始做这个公司,我们梁校长他也有别的事情,我也不可能全职做。那我们必须要有合作方,所以我们在16年底就开始找合作方,谈得还挺好的。但是在准备成立的过程中,合作方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我16年底就想成立公司,但19年初才正式成立。
其实成立以后,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所有的困难都遇到了,包括人员、财务、市场等问题。所以现在也是跟着快车道在学习,以有个系统的认识。
Q5: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我想请问一下,这段创业经历到目前为止给您带来了哪些收获和影响呢?
A5:因为我是老师,也是公司的创始人。作为老师,我们的研究方向其实是比较随意的,大家更多的是从文章里去找到这个方向。我们可以不关心市场,只关心这个方向是什么,确实有很多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是这样出来的,但绝大多数最后也就停留在纸面上了。而作为公司是需要逐利的,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像我们这种高科技类的公司,研发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也是做科研的,这样我会更容易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既对我的科研工作有帮助,也对公司的发展有意义。
不同角色的挑战
Q6:黄老师作为高校老师,同时又是企业联合创始人,这两种角色对您来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A6:其实两个都不容易,老师相对平静和简单一点,但是也会很累。公司肯定是要折腾一些,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或者说任何行业要想做好都是需要谋己谋人谋事,也都是需要拼搏和坚持的。
Q7:那么在这两种角色中,老师您有没有更偏好哪一个角色呢,为什么呢?
A7: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偏好,这两种角色互相补充吧。因为我们是属于高科技公司,本身也是侧重研发的,公司的很多工作和我的科研工作是有很多相似性的。这样的话也能让我成长得更快吧。可以从两个角色来相互地均衡,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是什么样子,也能帮助我更好地在不同的角色里边切换,找到一个平衡。
Q8:对于这两种角色,您是如何进行转换并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呢?
A8:首先像刚才说的两个角色要都比较喜欢做,而且这两个本身就有关联性比较好切换。其实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我一直是同时做好几件事,就比较习惯。像刚才说的,其实博士期间有自己的课题,同时做的那个项目也与课题无关。有时候我觉得一天如果只有一件事可干并且这件事不是特别重要的话,我宁愿放弃掉。我会攒在一起,一天好几件事来回切换着做。
我觉得这个主要是时间分配,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预估每天的工作及每项工作大概的时间,你在这一天什么时候有精力做好哪一些事情,做好分配。其实我觉得很多人说自己忙,主要还是时间分配上出了问题。比较了解我的学生从来不会跟我说,老师我这段时间特别忙。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根本忙不过我。
遇见快车道
Q9:从之前的交谈中,老师您提到过快车道,想请问老师您还记得是怎么了解到快车道的么?又为什么要加入快车道的学习呢?
A9:加入快车道主要是因为文总。18年我们公司还没有创立的时候,我们的项目参加了校友俱乐部的比赛。我们的一些校友,在投资和企业领域比较成功,帮助我们这些年轻的校友来发展。在这个比赛的过程中通过梁校长就认识了文总。但是实际上我不是一个特别愿意去跟人交流的人,当时留了微信,但也没有和他聊。
19年下半年的时候,文总又到我们学校来了,快车道正在招生。我看这个内容正好也符合我现在这个状态,我做企业嘛,要知道该怎么去做。但是也确实是有很多顾虑,一个是怕精力跟不上,再一个就是因为快车道有好多学生,很多还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跟学生在一起也有很多顾虑。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如果我决定做什么事了,一般还都是能坚持下来的。所以后来还是参与了进去,确实受益匪浅。
快车道0.2班开班仪式
Q10:那么在快车道的学习,对老师您的授课或者创业,有没有什么改变或者影响呢?
A10:那肯定是有的。因为快车道首先会告诉我们创业成败的这些因素有哪些,还从投资投行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公司。这样的话,我就能够全方位的认识公司。以前可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看,我觉得公司应该怎么走。现在我必须要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样的话才能让公司走的更好。教育学生也是,其实所有的知识尤其是优秀的知识都是共通的,能带来很多启发。
通过快车道的学习,其实也能够改善教学方法,也能够从公司的角度告诉学生们这个技术应该怎么去发展,不能一直坐在教室里边去死抠这个技术,要知道这个社会是怎么发展的。这样的话对学生也有好处,让他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因为这样,我正在筹划给我们院尤其是我们自动化专业来开选修课,跟快车道联合来给我们学生开这样一门选修课。我希望我们专业的学生,不要光是做技术,一定要从更高的维度上看待问题,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致同学们
Q11:老师的阅历非常丰富,学习、科研、创业也都兼顾得非常好,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好其中的一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对我们这样的一些学生有什么建议呢?
A11:其实刚才已经说到时间分配的问题。但时间分配虽然好说,但其实做起来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这个还是需要锻炼的,像刚才说我从硕士开始做了不相关的项目,博士也是,我博士结婚,创业的时候,我儿子也出生了,其实这些事我都没耽误。我发现即便这样,其实我的时间还是有富裕的。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就是看你怎么去利用了。
当你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锻炼一些能力,除了时间分配以外,比方说还要善于快速的去查找有效信息。现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太乱了,还有大量的错误信息,所以搜索信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然后包括学习也要快,如果是好好学一门课想打基础,就要一步一步地把课都学完。如果你只需要一点知识的话,有的同学还是从头到尾一点一点地看书,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只需要一点信息的时候,你需要迅速地去学习,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事弄明白。所以这些能力都是需要锻炼的,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